看到這張相片
發現 " 頭巾 " 的顏色不對
下次換與藍天互補的 " 橘黃 " 色
畫面一定更美 . . . . .

" 下次 " ?

不知誰說過
" 身為台灣人 , 一生至少要爬上玉山一次 "
但當你很興奮完成這個許多人的夢想時
嚮導卻告訴你
" 一次不夠 , 至少要 四次 - 春夏秋冬各一次 , 
 這樣才能看盡玉山之美 " . . . . . . 

所以除了 " 頭巾顏色不對 " 外
我還有很多理由可以再上玉山
一次 , 二次 ,  三次 . . . . . . .





若問我
站在台灣的最高點是什麼感覺 ?
" 不言 ! "
就是那種無法形容說不出感覺的感覺 ~
@ # . $ ? . . .  % , ^ &  . . *  !  # @ &  . . .  # ! . . . . .  



 

四五年前
把拔的公司開始爬玉山( 這是當時許多企業的流行 )
有懼高症的把拔
在公司的規定與安排下
完成了這項 " 壯舉 "

我興致勃勃
希望有一天也能有登上玉山的機會 . . . . . .

三四年後
開始爬山後半年的某一天
好友說有個 " 登玉山 " 的活動
當時我還沒有勇氣
心想再訓練個半年一年再說吧

沒想到幾天之後
另一好友也告知同一活動
不知天高地厚的她
一直說服我
見她信心滿滿
心想 : 她都不怕我怕什麼, 而且有三個好友為伴,
           擇期不如撞期 , 於是就答應了
( 只是沒想到最後她克服不了心理障礙 , 臨陣脫逃 )

決定爬玉山之後
心裡難免仍有恐懼
還好把拔與格給我很大的支持
尤其是把拔
他認為他都爬得上去
我絕對沒問題

於是我仍繼續每週一至二次的爬山活動
開始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
早睡早起調整更正常的作息時間
飲食也比平時注意
. . . . . . . . . . .
這一切一切的準備 
都希望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

可能還是有壓力
沒想到在登山前的三個星期
我在澳門跌傷了小腿
回來後積極治療 ( 以前從沒這麼照顧過自己 )
不希望功虧一匱
只是身旁開始有 '" 雜音 "

還好遇見一位中醫師
見我這麼想爬玉山
針灸 放血 . . . . 樣樣來
就是要助我一臂之力
幫我完成夢想

就在我腿傷幾乎痊癒的登山前一週
我陪爸媽到醫院健檢
竟在醫院 " 暈倒 "
這下事情更嚴重了
旁邊的 " 雜音 " 更大

經過醫生的檢查
確定無事
而我自己也清楚無事
但身旁親朋好友的擔心
讓我承受很大的壓力
為了他們
我是不是應該放棄?
我開始陷入掙扎 . . . . . 

最後我決定
只詢問三個最有關係的人
把拔 : 他知道我的狀況,而且我希望尊重他,不讓他擔心
兩個一起登山的好友 : 我不希望在登山過程中造成他們的負擔
沒想到他們三個一致 認為 " OK " , 全力支持
就這樣
我不理會其他的聲音
只把自己準備好 . . . . 

登山前看見 " 台灣全記錄 " 攀登玉山的節目
見主持人在雪地歷盡千辛萬苦的鏡頭
想起自己登山前的這些遭遇
我哭了 . . . . . . 


帶著忐忑的一顆心
我登上了台灣最高峰 " 玉山 "
一路天氣晴朗 , 風景優美 , 空氣清新 , 心情愉快 . . . . . .
彷彿置身天堂 . . . . . . 

所有事前擔憂的事 : 高山症 體力不支 . . . . 全沒發生
是不是遠離了地心引力
一切都變輕了 . . . . . 都不重要了 . . . . . . 

攻上頂那一刻
我原本以為我會感動的哭
但一點都沒有
這麼美好的旅程與經驗
只有笑 . . . . . 

去年的此刻 4 / 29  am 11:00
我們一群人在下山的路上說說笑笑
依依不捨的告別玉山. . . . .

如果你問我
登玉山的最大收穫是什麼
" 就是把玉山擺在心裡, 時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, 隨時都能有好狀況上玉山 ! "






是誰說過
" 當你真心想完成一件事時 , 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"
這次的玉山行
讓我深深的體驗到這句話 . . . . . . .

謝謝家人的支持
謝謝親友的鼓勵
謝謝梁醫師的妙手
更謝謝兩位親愛的夥伴
最後謝謝自己的堅持

有夢 , 勇敢去追吧 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dySty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